-
二次创作权益属于谁?上海迪士尼陷入衍生品版
- 时间:2023-04-03 08:24来源:www.52zhuanli.com.cn

#文章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不代表www.jiqunzhihui.net立场#
原标题:二次创作权益属于谁,上海迪士尼陷入衍生品版权风波
仍未走出“翻包风波”的上海迪士尼,又因销售衍生品的版权问题受到质疑。记者发现,有网友发出截图显示,某日本创作者公开声称,自己以迪士尼卡通形象奇奇和蒂蒂二次创作的漫画作品,在未经告知的情况下,被上海迪士尼开发成了衍生品进行销售。
作为业界维护意识十分强烈的企业代表,迪士尼此次出现这一情况,让不少网友大呼意外。对此,8月26日,本报展开了在线民意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时,近三成网友认为上海迪士尼涉嫌侵权,更有38%投票者表示迪士尼上述规定属于“霸王条款”,但同时也有26%的人认为迪士尼“没毛病”。在业内看来,近期,上海迪士尼所经历的舆论风波,都与其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密切相关,如果不尽快寻找到维护企业利益和让更多中国消费者接受之间的平衡点,长此以往可能会流失更多的本土客群。
01、版权归属争议
一向积极维护自身迪士尼,却也陷入了涉嫌侵犯的漩涡之中。根据微博网友发布消息,近期有位来自日本的创作者公开表示,自己于2014年,以迪士尼卡通形象“奇奇与蒂蒂”为基础创作并公开发布的漫画作品,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就被制作成实体衍生品在上海迪士尼销售。其中,有一款衍生品是在2016年开园时被上海迪士尼公开销售的,另一款则是目前仍在售的商品。就此,国内知名漫画家Buddy提出,根据迪士尼的规定,公开使用迪士尼的形象进行二次创作,就等于默认归属于迪士尼,这是著作权方提出允许二次创作的前提条件。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上述疑似侵权事件以及迪士尼的“维护规定”相关内容微博发出后,引发了又一场关于上海迪士尼的舆论风波。一方面,有不少网友认为迪士尼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企业,如此规定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迪士尼此举过于“霸道”,即使是二次创作作品,进行商业开发前也应取得作者许可。
对于这次的观点争锋,北京商报特在官方微博、微信分别就此事进行了民意调查。根据微博投票结果,有超过半数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迪士尼上述规定就是“霸王条款”,涉嫌侵权,但也有44%的人明确表示支持上海迪士尼。而在微信端,对于迪士尼此次做法的反对声音更为强烈,有26%的网友认为上海迪士尼不打招呼就用二次创作作品的行为属于侵权;更有3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迪士尼“默认归属”的做法属于“霸王条款”。整体来看,此次选择不支持迪士尼一方的投票人数占总投票人数比例达65%,而仅有33%的网友表示迪士尼的做法“没毛病”。
02、单方面规定引质疑
实际上,对于本次事件争议的核心之一——迪士尼对于给予其拥有形象的二次创作默认拥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网站公示的“使用条款”中也有所规定。有接近上海迪士尼的知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包括迪士尼的IP等相关都属于美国迪士尼,上海迪士尼并不拥有相关权益,因此,该规定可能还是由美国总部来制定的。
一方面根据该“使用条款”,迪士尼表示:“我们不会主张对您的用户生成内容享有所有权”,然而,迪士尼同时称:“如果我们授权您创作、公布、上传、分发、公开展示或公开表演需要使用我方作品的用户生成内容,则我们向您授予一项非排他性的许可,以使用创作有关资料所需的我方作品创作衍生作品,但授予该项许可的前提条件是,您将您创作的作品的所有权利都转让给我们。如该等权利未转让给我们,则您使用我们的作品创作衍生作品的许可应属无效。”
“基于中国现行的《著作权法》,迪士尼上述对于二次创作作品默认拥有的规定,是无法受到法律支持的。”北京滳慧律所事务所合伙人朱立新分析称,迪士尼拥有旗下卡通形象著作权就意味着,任何第三人用这些形象进行创作、对原作品进行改变,都是需要获得迪士尼的许可的,在未经许可情况下改编就是侵犯著作权,迪士尼可以起诉作者进行维权。
然而,朱立新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迪士尼就可以直接利用二次创作作品开发衍生品,“迪士尼单方面进行的说明,并不具有合同法律关系,因为迪士尼并非政府部门,它所指定的相关规定也不是法律法规,不能理所当然地推定所有人都知晓。”
朱立新还提出,在目前的情况下,二次创作作者可以主张自己对基于迪士尼形象二度创作作品中的独创部分享有著作权,任何第三方未经许可均不能使用,即使是迪士尼也不行。
03、本土化难题待解
“近期,上海迪士尼遇到的一系列舆论风波,确实对于迪士尼以往的品牌形象有所损伤。”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院副教授吴丽云看来,此前,人们一直认为迪士尼是全面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不论是场景的设置还是服务,都将消费者当作第一位来看待,在树立了这样一个“人设”后,在近期的风波中,上海迪士尼所显示出的高调且高冷的态度,确实让人形成了一定的落差。吴丽云直言,从上海迪士尼近期的表态可以看出,园方并没有按照一贯的形象耐心地听取、适当地接受各界的建议,起码没有像很多人想象地那样在意消费者的感受。
举例来说,在舆论围绕上海迪士尼的翻包做法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后,业界却有消息称,上海迪士尼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表示,不接受调解,不会就禁带食物、翻包检查等规定做更改。虽然随后上海迪士尼也发布说明对此进行了否认,但在表态中,上海迪士尼仍然将“翻包”等同于入园安检的说法,却再次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就此,在本次调查中,有接近五成的网友都明确表示反对迪士尼翻包安检的做法,还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上海迪士尼限制自带饮食没问题,但是翻包做法不尊重隐私。
究其根本,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参与调查人士认为上海迪士尼在中国“本土化”程度并不足,而出现水土不服的根本原因中,感觉“规定设置不符合中国国情”,以及“各种限制不符合中国消费习惯的”网友数量占比最高。
在吴丽云看来,现阶段,上海迪士尼可以探索一些更加适合中国游客消费习惯的做法,比如引入一些知名连锁快餐品牌到园区内,或者将自营餐饮的价格分级调整的更为明显等。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蒋梦惟
编辑:www.jiqunzhihui.net王颖 校对:www.jiqunzhihui.net纵横君
推荐阅读(点击图文,阅读全文)
“投稿”请投邮箱“www.jiqunzhihui.net@163.com”
「关于www.jiqunzhihui.net」
www.jiqunzhihui.net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www.jiqunzhihui.net.com 中文官网:www.jiqunzhihui.net.cn)
本文来自北京商报并经www.jiqunzhihui.net.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www.jiqunzhihui.net.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w.jiqunzhihui.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