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运营离不开专利质量
时间:2023-04-02 来源:考研云 点击:次
IPR Daily,全球视野的知识产权新锐媒体 2015年,是中国运营的元年。2015年,中国交易总量为159640件,与上年相比增长21.9%。权质押超过实施许可,同比增长55.6%。2015年我国发明的申请量达到110万件,数据一片红火。 与红火的申请和运营数据相关的,我国去年成立多只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可预见的是,2016年会有更多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什么是运营?简单理解,运营就是将权实现转让、许可、质押、作价入股等等能将权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改变证书不再是荣誉证书,而是一个直接变现的凭证。 一边是大批的,一边是如春笋般冒出的运营基金;一边是权人为需要支出的申请费、年费成本,一边却可以帮助将权变现;一边手握对资金如饥似渴,一边手握现金寻求可投资的技术。怎么看与基金都是一对供求双方皆大欢喜的配合,运营基金都会是好做的生意。 但是,现实却并不乐观。2015年,“产能过剩”在各类媒体、会议中都多次被提及,其中以钢铁、水泥尤为突出。但是,连圆珠笔头上的小圆珠却长年依赖进口,这是我国诸多面临的问题:低端产品多,而高端产品稀缺。 相同的问题在运营中同样存在。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的申请量不断突飞猛进,但同样出现了为追求数量而滥竽充数的。同时,我国行业的专业服务人员不够,一些尚不具备专业能力的从业人员,在利益驱动下纷纷转行进入这个领域,使行业的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差距较大。质量更是差距巨大,有真正为争取企业产品市场话语权而精心打造的精品,也有只要证书完全不管保护的凑数,甚至有很多只要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放的“受理通知书”用于证实提交过申请的垃圾。 面对这样良莠不齐的现状,运营基金的发展举步维艰,因为他们要做的,首先是从海量的中,找到真正有投资价值的,才有实现基金利润增长的可能。这样的“淘金”需要专业的人才能实现,这类人需要懂创新技术、懂质量、懂行业发展、懂投资管理等等,显然,这样的人才在我国还是稀缺资源。同时,随着我国的数量不断增加,“淘金”的难度越来越大。 好的技术辅以高质量的保护,这样的项目是运营基金需要的,质量是运营基金获利的基础。不谈质量,运营基金很难与联姻。(作者系专利执业代理人)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www.jiqunzhihui.net王梦婷 |
- 上一篇:盘点乔布斯那些酷炸天的专利
- 下一篇:跟诸葛亮学知识产权智慧之「专利运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