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混动:多项专利逼近20年失效“高发期”
时间:2023-04-02 来源:考研云 点击:次
丰田汽车公司近日宣布,从1997年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推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的支持。截至2017年1月底,丰田在全球的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突破千万辆,达到1004.85万辆(含插电式)。 按地区来看,日本地区销售数量最大,为485万辆,占比48%,其次是北美和欧洲。日本和北美为丰田混合动力车的主要销售市场。 丰田的THS混合动力系统以单行星排、双电机的电驱动结构特点被行业熟知,面对丰田在混合动力系统方面的技术封锁,不同车企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部分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协商,购买丰田的许可;也有的公司绕开丰田的壁垒,开发自己的混合动力系统,如本田的i-MMD系统。 从的保护期来看,发明的保护期限是20年,随着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几年,日本、美国等技术领先国家的将进入失效“高发期”。今年2月,丰田有一项THS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基础刚刚到期。该解释了如何通过行星齿轮机构使用内燃机和电动机分配动力,名称为“Hybrid drive system wherei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is disposed radially inwardly of stator coil of motor/generator”。其美国号是US6155364、欧洲号是EP0791495、EP1125780、DE69737312、DE69732387,已分别在本年度2月18日、2月20日失效。 通过对丰田已失效的混合动力技术分析来看,全球范围内,丰田的失效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土,占比42%,其次是欧洲、中国、美国、德国,占比分别为21%、19%、10%、5%。 从技术构成来看,丰田的失效主要涉及电动机控制、发动机控制、车辆构型、电池管理、变速器控制五个方面,各技术领域失效数占比分别为28%、26%、22%、13%、11%。技术领域涉及全面,且以电动机控制、发动机控制、车辆构型为主。 从技术构成国别分布来看,丰田失效的各技术分支在日本本土分布均匀;在欧专局范围内,主要侧重于电动机控制和发动机控制,其次是电池管理;在美国,主要侧重于发动机控制,其次是电动机控制和车辆构型;在中国和德国范围内,主要侧重于电动机控制和发动机控制。 专利引证分析是以引证为基础的专利研究,本报告中采用专利被引频次(也就是专利引证量)指标对失效专利进行分析,专利引证量是一项专利在后来的专利或非专利中被引证的总数。引证数量是专利技术影响力的标示量。 表1是丰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被引证最多的10个失效,这些都是丰田公司的重点。在丰田的前10项高被引失效中,有日本3项、美国6项、欧盟1项。由下表可知,这些在中国均没有同族。(注:本次分析中不包含丰田在本年度2月份失效的)。 挑选丰田失效中被引频次最高的5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见下图),可知,在丰田的前5项高被引失效中,有3项为日本,2项为美国。涉及的技术包括驱动装置、控制装置等。引用这5项的公司包括丰田、Fallbrook、本田、Paice、福特、通用、爱信、DEER、Nippon等。 失效虽已失去法律保护,但从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的角度上讲,有一部分失效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然而,对于核心技术,权人会围绕其申请多个辅助,构成错综复杂的“群”,形成陷阱,因此,对于失效的使用,建议前期进行相关研究。 来源:中汽院北京分院 作者:孙凤艳 编辑:www.jiqunzhihui.netLoCo 校对:www.jiqunzhihui.net纵横君 本文来自中汽院北京分院并经www.jiqunzhihui.net.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www.jiqunzhihui.net.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w.jiqunzhihui.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