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续费网移动版

主页 > 专利知识

“中国好专利”的十大概率性特征简述


什么是好?这个问题可能是圈内最难回答的问题?可是人的客户或领导往往会问到这样的问题。


从应然上讲,“中国好”应当满足以下三个大方面的要求:


一件专利保护的技术如何的高精?如何的精巧?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实施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进而促进技术变成资金。有多少专利,由于涉及的技术与市场脱节,无法进行转化!不能变现的专利都是流氓专利。


保护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在先技术,也包括尽可能少的新技术;这样的保护范围使得权利要求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时还有利于“套住”更好的“专利产品”。有多少好技术,由于保护范围过大(过空/过粗),导致稳定性很差;又有多少好技术,由于包括了非必要的技术特征,导致他人很容易规避,进而,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剽窃”您的技术而无可奈何。保护范围过大的专利容易被无效;保护范围过小的专利容易被规避,适合的保护范围还是专业人员来做吧!


实施保护技术方案要容易发现、容易识别及容易获得侵权证据。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他人侵权并取得相应证据,才能进行维权,保证专利的价值实现。不容易发现、不容易识别的技术就别通过专利保护了!用什么保护呢?用商业秘密啊!当然,商业秘密也不是您说是“秘密”就是“秘密”了,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哟!


说白了,价值计主要由技术、法律及经济三方面决定;其中,技术价值是基础,法律价值是保障,经济价值是关键。


上述属于理论上的回答,内容比较空洞与抽象。来点具体直观的吧!今天天下就总结总结“中国好”的十大概率性特征。


需要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此,本文说的是十大“概率性”特征,并不是“确定性”或者“必然性”的特征;以后不要拿着一个特征找天下质问某为什么不能换成钱?!

 


中国权利要求有两种,一是产品,二是方法。一般而言,产品是以静态方式存在的实体,在维权或实施时,更容易体现其价值。从概率上讲,产品主题更容易保护,更容易进行维权。这也是在布局是,优先考虑产品权利要求布局的原因。


当然,在特定情形下,方法主题也可以进行保护,进而容易进行维权。如方法权利要求可以体现产品特征,或者实施方法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必需以特定方式公开的,等等。



从上述经济价值上看,高精尘技术,如果在产品很少,比如“神舟飞船”上专用的马桶;这样的技术不可谓不高,但产品很少(不对!是极少)!比如某个人拥有这样的,很难变现,也基本不可能进行维权(中国法是否管辖到太空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争议的法律问题)。因此,这样的技术是“中国好技术”,但不是“中国好”;简而言之,“中国好技术”≠“中国好”。


保护产品随处可见,司空见惯,不仅使用量大,实施范围广,维权也方便,如保护日常用品、办公用品的,在概率上,成为“中国好”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分为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由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不进行实质审查,因此,其含金量、稳定性都很容易受到质疑;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中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是“中国垃圾”的摇篮的原因。但发明不同,要获得发明授权,要经过局审查员的实质审查;而实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检索;经过实质审查的发明,从概率上讲,技术价值更高、权利更稳定;进而,拥有了“中国好”的基础条件和保障条件。


另外,在维权或投诉过程中,以发明为权利基础时,维权(司法程序或行政程序)程序一般不会由于启动无效程序中止;而以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为权利基础时,维权程序一般不会不中止(双重否定)。而且,在很多程序中,以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为权利基础时,需要权人提供权评价报告。因此,从经济价值上看,发明成为“中国好”的可能性较大。



专利创新性(新颖性和创造性)是专利权的重要缺陷,一件专利存在创新性缺陷的可能性直接影响其成为“中国好专利”的概率。而创新性缺陷体现在是否承受过较多证据的攻击(对比);因此,在确权过程(包括审查、复审及无效)中,引用较多对比文件对创新性进行评价的专利,创新性可能更高,成为“中国好专利”的可能性较大。



从权与现有技术之间关系上看,其包括“新元素”越少越具备“中国好”的潜质。从范围上看,涉及权越处于“可授权”和“不可授权”的模糊地带时,成为“中国好”的可能性越大。君不见,越是“创新性”水平不高(但满足法创新性要求)的,授权的难度很大(审查意见通知书发送多次,当然,也需要答复多次审查意见),但他人实施(侵权)的可能性越大,经济价值可能越大。因此,经过多次审查的更有可能成为“中国好”。


审查越多,越可能成为“中国好”;越等待!越好!



专利诉讼中,大多数情形会启动无效程序进行对抗。经过无效程序的考验,专利权会变得更加“坚硬”。在实务操作中,对于经过无效程序考验的或外观设计专利被认为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具有更强稳定性的专利具备了“中国好专利”的保障条件。


这也是很多权人匿名针对自己的权提起无效,以获得维持有效的结论,进而使自己的权更“坚硬”的原因。



从道理个讲,申请文件行文及错别字与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实际撰写过程中,也不可能保证申请文件不具有错别字(申请文件的严格程序没有达到必需要六校、或七校的水平),但申请文件本身严谨、错别字少体现了撰写过程中撰写人、发明人、申请人、审核人对申请的重视程序。一件被人重视的,其技术价值、法律价值较大概率也就较大,因此,申请文件错别字少的成为“中国好”的可能性较大。



为了更周全地保护某一技术,更好的维护权人利益,就需要将保护技术方案及技术细节之间逻辑关系梳理清楚,并根据保护需要,形成层层交错、步步为营的保护布局,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很好进行布局,而这种布局主要是通过权利要求的布局体现的。因此,一件权利要求布局复杂的很可能是律师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深思熟虑的成为“中国好”的可能性较大。


权利要求布局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权利要求之间的引用关系;二是独立权利要求的设置与配置。因此,一件中权利要求的布局也是特别重要的事宜。 



圈内人都知道,侵权判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全面覆盖原则”,即权利要求限定的每一个“东东”(技术特征)都成为构成侵权判断的“要件”;这种“东东”越多,构成侵权所需要的“要件”越多;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东东”越少,构成侵权所需要的“要件”就越少,进而,权利要求中限定技术特征越少,成为“中国好”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这里存在一个矛盾,就是权利要求限定的“东东”越少,被无效可能性越大,权可能越不稳定;因此,理解技术核心,将技术核心限定在权利要求中,从而在保证权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侵权判断构成“要件”就成为律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要绿叶配。同样如此,绝大多数技术无法通过一件进行周全的保护,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对该技术进行布局,才有可能实现对该“技术”垄断,进而保证的价值。一般来讲,这种之间布局需要考虑三个维度:一是产业链布局;二是技术点逻辑布局;三是反规避布局。产业链布局可以在产业链上产生“垄断”效果;技术点逻辑布局可以保证多点、多线及多层次的布局;反规避布局是避免别人利用“技术构思”的同时避开权而进行的布局。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技术而言,单个权往往会有些漏洞和不足,进而影响其价值;而有其他辅助的权成为“中国好”的可能性越大。


以上是天下认为,成为“中国好”概率性特征;对于上述任何一个概率性特征,在现实中均可能举出反例,这也是本文中,将上述特征命名为“概率特征”的原因!


最后,以道德经的话表达本文中“概率性”特征的含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欢迎大家提出更多评价“中国好”更多、更简单的观点!



来源:专利天下(PATEENT_SKY)微信平台

编辑:www.jiqunzhihui.net.cn LoCo

校对:www.jiqunzhihui.net.cn 纵横君


本文来自专利天下(PATEENT_SKY)微信平台并经www.jiqunzhihui.net.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www.jiqunzhihui.net.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w.jiqunzhihui.net.cn/”


“中国好专利”的十大概率性特征简述